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研究报告

2012年08月12日 11:24:22 来源:鞍山市台安重点高中 访问量:1346

前言: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相对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忽视其知识性和基础性。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是一线教师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否形成和提升了“信息素养”,能否为学生的改善学习和教师的改进教学提供激励和参考,是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可以说,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研究是有关信息技术课程课题研究中的关键和难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和课程评价的改革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评价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倡导在课程评价中利用体现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质化评价来最有效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那么如何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新理念,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去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的标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评价目标确定评价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而这正是本课题力图回答和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功能和教学信息反馈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却存在好多的问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根据课题组的调查和思考,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存在问题有:
第一,评价观念较为落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较少关注学生的信息能力发展。
第二,评价方法较为陈旧。一方面,当前大多数学校所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都停留在落实教学常规要求的层次上,不能较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要求。另一方面,当前学校所用的评价表大多是各科通用的评价表,这种评价表很难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因而科学性和实用性均不够强。
第三,评价随意性较强。大部分教师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缺乏研究,不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原理和要求,大多没有掌握较为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法。评价项目及其权重的确定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而在新课标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和技术、途径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例如,内容更新周期短、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等等。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教师、学生,同时也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
根据新课标确定的三大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强调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此相关针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要求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2、 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3、 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4、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的过程
针对这些问题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课题组认为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工作,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除了要求知识学习外,还有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多元化,要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但要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已取得的学习结果进行认识和评价,而且更要注重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动态把握。
有鉴于此,我们课题组确定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方面和内容: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即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2、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即学生对应用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用
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即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的信息技
术课程综合性考核与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做指导,采用教授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活动法等研究方法,
二、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与传统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一样,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达到这一要求,就要转变以往过于强调目标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模式,注重采取过程价值取向和主体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模式。
 
(一)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的评价原则
当前信息技术走进基础教育课程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更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如何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新理念,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结合研究实践我们认为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在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问题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要从关注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使评价具有科学性。要贯彻信息技术新课标的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习惯。
其次,评价要适当注意灵活性。评价指标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和教改的新要求,又要考虑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教师的实际水平,避免操之过急。
第三,评价指标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不能过于繁琐。
第四,评价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牵涉的问题较多,且许多问题难以量化,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一般以抓住评价的主要指标进行定性评价为主。但如果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结合定量分析,则更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说服力。比如师生活动时间的统计、学生发言、质疑次数的统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时间统计等,对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对学科教学特点的把握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课堂学评价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4.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却比较忽视一节课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师生对自我的评价和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各项功能中,最能体现评价目的的是教学信息反馈功能,即通过教学评价,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师生不断调节教和学的活动: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过程更合理,教学效果更好。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才能使他们更深切地体验到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才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做出主动的努力,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对学习者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学内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并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评价)及其编制思路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原则,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制定了如下教学评价表格。本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常规要求、学科特殊性、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效果等都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评价项目
分 值
得 分
常规教学要求
1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
40
 
2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
3 对教材理解准确,能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
4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5 注意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师生关系融洽,有多向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
学科特殊要求
7 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使用道德。
25
 
8 教学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体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9 能根据学生特点和课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符合学科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应要求。
教学基本功
10 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准确、简洁、生动。
15
 
11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于点拨、诱导,善于随机应变。
教学效果
12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20
 
13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够提出问题,善于发表见解,乐于参与,敢于创新。
14 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目标。
合计
 
综合评语
 
 
2、评价编制说明
(1)评价指标的确定
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各种指标体系差别较大。从评价观念来看、国外的评价指标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而国内的指标则偏重于教师教学方面的要求。
在上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从评价导向的角度出发,将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常规教学要求”、“学科特殊要求”、“教学基本功”和 “教学效果”四项,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强调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二级指标中,抓住要点,对新课标的思想和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教师教学基本功方面的要求加以体现。关于二级指标的数量,认为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则繁琐,不便于操作;过少则笼统,不便于科学分析和判断。
(2)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
在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感到将每项指标都赋予一定分值的可操作性不强。一方面,每项指标的权重难以科学确定;另一方面,在具体评价某一节课时,如果严格按照具体指标的分值打分,很难进行较为准确的综合评价。
在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只赋予一级指标一定的分值,不给二级指标具体的分值。这样评价者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可参照二级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但打分时可将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根据整体感受给一级指标打分。这有利于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将具体分析和整体评价结合起来。
(3)综合评价的方法
综合评价包括总分、等级和综合评语三种形式。总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等级可根据总分,参照习惯所用等级分值确定(比如90分以上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60分以下为D级)。综合评语可根据二级指标的达成情况,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课的特点等进行分析、评价。
 
(三)一节基于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课例《个性屏保DIY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和掌握了各班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喜欢的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搭配分小组进行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作业和课堂任务。效果很好。
题目:个性屏保DIY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梦想之巅》屏保制作程序,总结快速掌握软件使用的方法与途径。
2.熟练进行文件的保存与编辑。
3.了解文件发布的相关知识。
4.清楚.exe文件的特点及在安装中的作用。
5.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组间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小软件是全汉化界面,通过对这个软件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信息技术学习思维的塑造有铺垫作用。同时,向学生介绍,源文件与发布后的文件的不同,文件发布的有关知识以及安装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使用道德。
教学重点
1.快速学习与掌握一个新软件的方法。
2.源文件与发布后的文件的区别。
3.软件安装过程中的重要文件类型:.exe。
教学难点
通过扩展名识别文件类型。
一、基本的教学环节及教学情况
第一环节:导课,设置情境。
教师展示漂亮的屏保作品,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回忆和屏保有关的问题。请学生回答,除了系统自带的屏保,你有没有收集一些漂亮的屏保作品,收集的途径。向学生介绍课前展示的屏保作品以及制作的软件《梦想之巅》屏保制作。
第二环节: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学习。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此软件的使用,注意总结:快速攻克软件的秘籍。
       教师提出协作学习的指导性问题:
       1.如何快速掌握软件使用的方法。
       2.每组制作一份作品,充分挖掘软件资源。
       3.什么是作品的发布,本软件是实现进行作品发布的。
       4.本软件发布的作品与系统自带屏保文件的区别。
5..exe文件你了解多少?
第三环节:作品交流。
       1.请各组出一名代表演示作品,并对软件使用心得进行阐述。
       2.经验交流后对作品进行完善。
       3.知识获得、能力拓展、合作表现自评与互评。
第四环节: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目标拓展。
1.知识拓展:本环节针对发布的.exe文件进行知识拓展,启发学生关注软件安装中可执行文件的作用。
2.技能拓展:对《梦想之巅》《蝴蝶花园》两个屏保进行安装与卸载;解决《蝴蝶花园》屏保的注册问题。
3.情感价值观拓展:与人交流、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形成良好的信息使用道德。
二、对具体教学情况的总结分析
1.对学习者的总结分析
这是操作系统部分的一节课,刚入校不久,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各有差异,大部分学生在这一节课上是快节奏的,感觉时间很紧张,任务量较大。个别学生有吃力的感觉。通过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喜欢这样实用性、趣味性很强的课,但这样的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和一定的上机操作经历,这样对教师的步步设疑才能产生共鸣。
对学习者而言,带着问题和需要来学习信息技术确实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而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2.对教师的总结分析
       做这节课,需要教师做的准备工作量较大。课上使用的两个屏保程序是经过大量的查阅和筛选之后选用的。界面简单,全汉化,可以消除学生使用软件的恐惧感。作品形式丰富,视觉效果好。
       这种探究型学习的课,教师要做好全局调控,既要把课堂全面开放给学生,又要防止散乱现象的发生,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本课的设计对分层次这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另外,要随时注意收集与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具体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考核还要加强,力争能实现全员参与,所以任务设计一定要有更分明的层次,让组内成员各尽所能。
       情感与价值观的提升不要通过教师的表述,要通过学生在操作中的体会有感而发,包括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保护意识。
3.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分析
       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确实突出了信息技术实用性主题,涉及了文件的复制、粘贴操作;文件的创建、编辑、保存与发布;文件的扩展名与文件的属性;软件的安装与卸载以及如何进行注册的问题,任务量好象稍大,但作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其实任务量是可行的,但问题是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各有差异,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还要考虑到初高中的衔接上,这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因而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体现分层次。
三、引起的思考
       一节课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我们更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授课目标,特别是对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更为关键。因为学生对某一操作的模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树立一个全新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即为授之以渔。作为工具型学科,切记不能出现只能用自己的电脑来工作,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就不行的情况。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思维、方法和意识—即信息素养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深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了解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给予正确的引导。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学的调节和反馈作用。同时也只有深入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从而真正实现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般来讲,施行评价应先根据评价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并且将评价标准分解量化形成评价量表。对学习过程和完成作品等进行评分。
过程性评价强调通过真实的行为表现来体现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因此在设计评价任务时,首先要注意任务要具有情景性,即评价的问题应该涉及真实的生活场景。其次要注意评价的灵活性,允许学生用多种方法展示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即尊重学生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最后是整体性,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综合技能,而非单一技能,同时我们即关注过程中的评价及问题的辅导,也注重结果的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应用评价方式。以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在06、07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有:
(一) 限定性表现性评价--作品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往往围绕着工具的应用来展开,因此典型的作品设计可以是课堂中
随机选择安排能够完成的学生作品;也可以是课后作业或是在考试测评中围绕某一知识内容所设置的具有明确要求的作品设计任务。即限定性表现性评价--作品设计。例如,按照明确的要求给一段文本设置格式;进行数据的分析统计绘制图表;按明确要求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按要求写出一段程序语言等;根据提供的关键词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等。在对这些作品的评价过程中,不要简单地给予等级的划分和优劣的评述。而要综合考虑到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诸多其他能力。
    我们在07级进行POWERPOINT和FLASH、网页制作的单元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完成后进行的课堂练习和单元知识技能综合考察就采用了典型作品设计的评价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的考察与提高。
编辑:王永强
搜索框
中央网信办 辽宁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鞍山市互联网举报平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台安县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网络举报电话:0412-4873678 网络举报邮箱:tagzbgs@163.com
联系地址: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建设大街 电话:0412-4822636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